
工业链轮的加工流程较为复杂,以下是其详细的加工过程:
设计图纸:根据使用要求和工况条件,设计出链轮的详细图纸,确定其尺寸参数,如齿数、节距、外径、内径、齿形等。
原材料选择:根据链轮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,选择合适的材料。常见的材料有 45 钢、40Cr、20CrMnTi 等。对于一些有特别要求的链轮,还可能会选用不锈钢或其他合金材料。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链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,因此要确认材料的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。
锻造毛坯:将选定的原材料加热至合适的锻造温度范围,然后使用锻造设备进行锻造。通过多次镦粗、拔长等工序,实际效果为主材料的内部组织,使其更加致密均匀,提高链轮的综合性能。锻造出链轮的大致形状,为后续的加工留确定的加工余量。
机械加工
车削加工:包括车削外圆、端面、内孔、轮毂部分的台阶和倒角等,保护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。
铣削加工:采用铣床和一对一的链轮铣刀来加工齿形。根据链轮的齿数和节距,通过分度头准确分度,依次铣出每个齿槽。
钻孔加工:根据链轮的安装孔位置要求,在钻床上进行钻孔加工,确认钻孔的位置精度。
磨削加工:对于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链轮,可能需要进行磨削加工,以进一步提高链轮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,特别是齿面的精度和粗糙度。
热处理:对加工后的链轮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,以提高齿面的硬度、性能和链轮的综合力学性能。例如,对于 45 钢材质的链轮,淬火温度一般在 820 - 840℃,油淬,回火温度通常在 180 - 200℃。
表面处理:为了提高链轮的耐腐蚀(以实际报告为主)(以实际报告为主)性、性能和抗咬合性等,可对其进行表面处理。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镀锌、镀硬铬、发黑、磷化等。
质量检验: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对链轮进行多方面的质量检验,包括外观检查、尺寸精度测量、齿形精度检测、硬度检测、探伤检查等,确认链轮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。
装配和包装:将加工好并检验合格的链轮与其他相关零部件进行装配,然后进行清洁处理,之后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,以便运输和储存。